进行污水池恶臭收集时,风量该如何设定?

ceni
2021-05-27

现如今,空气污染已然成为困扰我们生存的一大难题。下水道、垃圾堆场、河流湖泊、市政污水处理设施均可能散发刺鼻的恶臭,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城市边缘的工业污水池“恶臭团”更将粉墨登场,不断侵扰肆虐。那到底该如何改善空气质量,还周边居民一片蓝天白云?

大家知道,污水自产生之日算起,在城市下水管道,污水池与市政污水处理厂就劣迹斑斑。由于自身携带硫化物、氮氧化物及烃类化合物等有害成分,易挥发、嗅阈值却很低,因此待遇便迅速升温,成为现阶段城市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一般来说,对污水泵站、工业污水池、污水处理厂的挥发性恶臭,要采用加盖密闭叠加后段处理的联合除臭工艺。而这其中,除臭风量的系统设计就最为关键。


养殖场污水池恶臭


常规风量设计


因为常规除臭技术的预处理段基本采用加盖工艺,将恶臭源进行小范围密闭所以常规除臭风量计算采用封闭空间自由空域与换气频次的乘积,换气频次按2-8/h计算,其取值与密闭范围是否进人有关,出风量略大于风量,以使其保持微负压状态。

就像长期不进人的范围内,换气频次取2-3次/h进人但一般时间较短范围,换气频次取2-3.5/h。如有人工作的范围,换气频次就要增加到4-8/h。此外,有较多设计中不管是否进人,换气频次均取6 /h


设计存在问题


由此看,除臭风量设计直接关联恶臭源浓度的确定除臭工艺选择除臭系统设备投资,以及运行维护的成本高低,更关系到最终排放总量的大小。由于换气速率和恶臭浓度成反比,排放物浓度的限制因素是水体与气体接触的表面在气体散发表面积一定的情况下,换气频次越高,进入密闭空间的风量就越大,池体内散发的恶臭被稀释得越多,浓度就相对降低,除臭系统建设规模就越大,运行成本也会相对较高,选择除臭工艺可能也会发生变化。

此外,恶臭经过系统做了除臭处理后,即使对氨、硫化氢等致臭物质的净化率很高,排出口的恶臭浓度很低,但排放的气体仍是受污染的气体,高频次换气除臭的污染物减排总量并不一定比换气频次低的高。因此,才会出现严格控制除臭风量的需求


合理设定规则


众所周知,恶臭多来源于石化、制药、造纸、皮革、肥料、食品、铸造、汽车、纺织及半导体制造领域因此它们的工业污水池挥发也主要包含无机污染物和VOCS

恶臭处理设施收集的总臭气风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Q=Q1+Q2+Q3 | Q3=KQ1+Q2

Q=恶臭处理设施收集的总臭气风量(m3/h

Q1=构筑物臭气收集量(m3/h

Q2=设备臭气收集量(m3/h

Q3=收集系统渗人风量(m3/h

K=渗人风量系数,可按5%-10%取值


污水池反吊膜内部风量设计


区域计算原则


其中,Q1构筑物的臭气风量根据构筑物的种类、散发臭气的水面积、恶臭空间体积等因素确定。Q2设备臭气风量根据设备的种类、密闭程度、密闭空间体积等因素确定。

进人的泵站或沉砂池的臭气风量可按单位水面积臭气风量指标10m3/( m2·h)计算,并可相应增加1/h-2/h的空间换气量

初沉池或浓缩池等构筑物臭气风量可按单位水面积臭气风量指标3m3/( m2·h)计算,并可增加1/h-2/h的空间换气量

曝气处理构筑物臭气风量可按曝气量的110%计算半封口设备臭气风量可按机盖内换气次数8/h机盖开口处抽气流速0.6m/s两种计算结果的较小者取值


污水池弧形玻璃钢盖板


事实上,控制污水池收集风量的目的,就是是控制臭气挥发,避免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因此,应根据污水处理构筑物的不同功能区域和密闭状况等特性,采用不同的除臭风量设定方式。


工业污水池除臭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除臭风量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风量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除臭工程效果以及投资与运行成本,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处理区域展开深入调研


文章部分来源:VOCs减排工作站


分享
写下您的评论吧